預定的5AM,大夥們就準備好挑戰從清境攻武嶺的21公里路程了。但出師不利,第1公里處就開始下起綿綿的細雨了,當時的氣溫在10度左右,除了單車服,我們也只多穿了件風衣,騎了幾公里之後,全身都差不多濕透了。在接近《鳶峰》時,雨下得越來越大了,在安全考量上我們選擇停留在前往武嶺路上的最後一個補給站,海拔2760的《鳶峰》避雨和休息。我們在《鳶峰》避雨了一個小時但是雨還是一直下個不停,溫度也已經降到8度左右。我們也一直在發抖個不停,畢竟我們長期居住在熱帶國家,而且裝備也不全,連雨衣也沒準備。
一路上也有很多騎士到《鳶峰》避雨休息,原來是豆豆騎團的武嶺騎行團。他們建議我們到一家小店裡喝薑母茶讓身體溫暖些,也給了初次挑戰武嶺的我們很多建議,還送了些香蕉給我們當補給。在避雨間中也有好幾車旅行團到達《鳶峰》停留,有位大姐到這家小店點了份鬆餅,並跟我們寒喧了幾句,因為我們穿得這麼單薄來挑戰而覺得有點嚇到,而且最後離開前還把那份鬆餅送了給我們吃。这是我们吃过最温馨的鬆餅和喝過最温暖的薑母茶了。在這期間我們曾經想過這次就此放棄,搭車上去算了,經過商量後我們覺定再次試著挑戰。因為騎友的指導,大姐的愛心,還有帥哥店員為我們準備的熱飲都給我們很大的動力和信心激發我們去完成餘下的路程。這時路途還有8公里左右。
此時雨稍微小了,旁邊一家雜貨小店營業了,剛好有賣我們最需要的雨衣,把雨衣買了後,就繼續從小雨和濃霧中挑戰剩下的路程。邊騎邊抖,但齊心的四人力量,還有期間幫我們加油的路人,同樣想征服武嶺互相加油的騎友,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到達了太魯國家公園的牌坊了!眼看雲海細雨紛飛,武嶺牌坊就在眼前不遠處!同伴們用完剩下的戰鬥力,一口氣騎完最徒的最後2公里!!!
終於到達武嶺了,同伴們都為這成就驕傲,當然也很開心的排隊拍了一系列的攻頂照片。之前豆豆騎團的騎友們不建議我們接著騎下山,因為濃霧,能見度很低,所以我們就聯絡了單車補給車上來載我們下山(鋼鐵人單車後勤隊)。沒門號的我們也是借用一位熱心大叔的手機幫打這通電話,他們回應說會馬上上來載我們,我們就繼續在武嶺拍照,欣賞風景,畢竟一路上到這裡一點都不簡單。
大約一個小時了,霧越來越濃了,溫度也理所當然的越來越低了,卻還不見補給車的蹤影,我們開始急了。有兩位和我們一起在樓梯下休息的騎友發現我們有些不對勁,就過來了解我們的情況,然後幫我們再撥電話給補給車隊。不知道有什麼苦衷,或許是因為天氣的因素,車子上不來了。
這時的我們已經沒了補給品,全身濕答答,6度的超低溫,外加開始越來越強的風,大夥兒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其中一位同伴開始有了失溫的跡象了,大家在白白的濃霧裡開始絕望了。
但在這無助的環境下,卻充分讓我們感受到寶島台灣人濃濃的人情味。 每個路過的人都是我們的貴人。 有人幫忙給毛巾和雨衣, 有人幫忙給熱水和食物, 有人聯絡警察和救護車, 他們需要時間上來救我們,但留在原地也不是辦法,完全撐不下去了。
大家討論了後就堅決把我們載送去數公里外的松雪樓,那裡有暖氣機可以試著讓我們回復體溫。 他們還特地多開了兩次車將我們的自行車也載到松雪樓過來。 真的要特別謝謝這一班騎友們,還有松雪樓職員的熱水毛巾,外加住客們的關心和食物。
最後失溫的同伴在醫療隊的照料下也慢慢恢復體溫了,但以防再有任何狀況,他就跟隨救護車下山到霧社醫療中心休息去了。松雪樓的司機們也幫我們想辦法可以怎樣回到埔里去,最後找到了一位貨車司機願意上山來把我們載下去。半路停留在清境收拾了餘下的行李,然後到霧社接回我們的戰友。回到較高溫的霧社和足夠的休息,還好他沒大礙了。謝過霧社醫療隊的大家後,我們就安全回到埔里還自行車了,驚險但安然的渡過這一趟武嶺的騎行。
我們四人真心感謝所有這一路上幫助過我們的每一個人。
我們永遠都會記得寶島台灣最美的風景是充滿人情味的道地台灣朋友!

伟祥 - 出发前

俊维 - 出发前

尼克 - 出发前

我 - 出发前

某个路边

雨还不是很大的时候

翠峰派出所避雨时候遇见的小狗

伟祥 - 沉思中

俊维 - 微笑中

尼克 - 装逼中

我 - 兴奋中

夏天的梅雨,是不是地在袭击我们

不停地爬坡中

这时候已经完全淋湿了

继续用力的踩,别往上看先....

太鲁阁牌坊合照,冷透了还是得笑着装逼

只剩下两公里多的路程了,大伙儿加油啦

终于到了!武嶺 - 台湾公路最高点!

感谢豆豆騎團提供的热水让我们取暖

武嶺的标志景色,朦胧在梅雨的一片雨中

拍照留念是必须的!

辛苦了那么多,就是为了骑行抵达这个武嶺牌坊!

发懒渣团队,团体照一张!

感谢,救命恩人们!!!
Relive - 武嶺攻顶记
武嶺 - 台湾
May 2016